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7月16日至23日,公司副经理刘建中带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教师一行共13人来到重庆交通大学,参加主题为“红岩精神”的暑期实践研修。期间,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专题研讨课程,参训教师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伟大精神的力量与价值。
7月17日上午,重庆交通大学的领导、公司带队老师以及全体研修教师共同出席开班仪式,重庆交通大学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傅红主持开班仪式。仪式上,重庆交通大学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经理张晓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对全国各地奔赴重庆交通大学研修的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对重庆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作了详细介绍,并对此次研修的意义和目的进行深入阐述,鼓励参训教师们珍惜学习机会,深入体会红岩精神,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指示精神。
在理论学习环节,我们分别聆听了王戎、傅红、李海峰等优秀教师的高质量讲座,专家不仅以“红岩精神”、“两路精神”、“抗战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主题,进行深入讲解,而且传授了非常多的授课技巧。让参训学员们进一步了解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业绩;了解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不懈抗争、英勇奋战精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民族团结,修建川藏公路艰苦奋斗精神,引导我们研究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
聆听专家讲座从理论层面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红岩精神的认识。专家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红岩精神的历史背景、核心要义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学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积极交流,受益匪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研修班的学员们通过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聆听专家讲座、进行团队讨论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包含了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
在课堂之外,我们先后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红岩魂陈列馆,“11.27”大屠杀遇难者烈士墓、红岩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陈独秀旧居、南山抗战遗址博物馆、816工程等,并进行情景式教学。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泛黄的手稿和简陋的刑具,仿佛将我们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看着展览墙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故事,我们的心被深深地触动。
那些英勇无畏的共产党人,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始终坚贞不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在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时,看着那些历史图片、文物和文字记录,学员们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深感震撼。每一个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无声地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让学员们对红岩精神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
随后,全体参训教师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瞻仰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莫非带领全体参训教师重温入党誓词。
此外,通过团队讨论和交流,学员们分享了各自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进一步深化了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努力践行红岩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暑期实践研修活动不仅使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红岩精神的伟大,也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大家一致认为,红岩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宝贵财富,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未来,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红岩精神。
编辑:吕婷
一审、一校:姜莉
二审、二校:吕婷
三审、三校:刘建中